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尽了最大努力,在过去发展过程中,中国减排了15亿多吨的二氧化碳。
所以我个人预测8%—9%这样的一个GDP。2.我们现在也没有大动的必要,前面我说你动不动不能老盯着他,我们也没有大动的理由,大动是体制本身变成自由活动了,市场要求多少我们就放开跳动了,没有这个必要。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宏观经济政策就是短期政策,就是应该根据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情况变了你不调整叫犯傻,市场都觉得应该变化了你还不调整,这是有问题的。首先他不是负数,他降2%、3%就可以弥补回来。有人说了你一天到晚渐进总有外资投机的冲动,那种市场的压力,仍然就在从哪里堵你的秘密升值、热钱流动什么的,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政策、没有十全十美的机制,你总是在各种综合的收益和成本当中平衡它,与大波大动的体系相比,这两者之间综合的收益。这不仅仅是理论的分析,而且是世界的经验教训,有些是很惨痛的教训,请大家记住这些教训的一个结果。我们的钱都归谁啊?现在上交一点特别暴利税,这些问题解决了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但是财税体制如果把这一部分的钱通过中央的财政加大一些社保的支出,那边能够降个人所得税转移到居民可支配收入当中去,才能够真正提高一部分的消费,这样一部分的储蓄率,仍然不能解决中国的储蓄率比较高的问题,至少能够降3—4%左右,这是我们的研究,仍然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但是中国的理想状态要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逐步完成而完成,他能够逐步缓解。
你说现在巴西升值比我们多,一会儿再讲讲外汇的一些事情,有这些因素,但是确实也要看到世界各国也在增长。资源价格上涨要到最后CPI价格上涨中间还有一系列的环节,成品油原则上来讲中间是一个消化的过程,经过连串的一连续的产业链,这个过程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过剩生产能力的压力、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企业都会做一些事情降低成本,来抵消一些成本提高的作用。新能源车销售待扶持广汽丰田佛山溢丰店总经理邓小雄指出,重视环境保护已经是全球性迫在眉睫的话题。
新普锐斯将于明年一季度引入内地,预计国产后有可能降至24万元以下。而另外两人则表示,混合动力技术还不成熟,不在考虑的范围。调查七成受访者叹新能源车价过高记者随机对8名准车主进行采访,6人表示,如果节油在30%以上,价格差别在两成左右,他们愿意尝鲜新能源车型。有不愿具名的某汽车品牌商家坦言,整个佛山区域的配货混合动力车型仅5辆,销量也不纳入厂家的考核指标。
今年初公布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要求,到2011年电动车产销要形成规模。比亚迪厂家宣称, E6车型正在申请国家公告目录并即将上市。

冷混合动力车型仍为摆设目前,佛山市场销售的新能源车大部分为混合动力车型,包括丰田普瑞斯、混合动力君威、混合动力思域和雷克萨斯旗下的多款车型。近日四川媒体的一项新能源车调查结果发现,将近90%的人认为政府应该对新能源私家车进行补贴,多数人认为补贴金额应在3万~5万元最合理,有高达七成的消费者认为车价过高,阻碍了他们购买新能源汽车。习惯汽油、柴油汽车的民众接受新能源车需要一个阶段,而新能源汽车的真正优点还未被认识。记者采访发现,售价在20多万元的混合动力车型,摆设实质多于销售。
凯美瑞明年也将推出混合动力版车型,明年销售目标不少于1000辆。奇瑞方面,瑞麒M1电动车、A3混合动力车等在内的4款新能源车2010年底前实现量产。记者调查佛山车市发现,尽管厂家在新能源布局上动作频频,但对购车者而言,新能源车的价格能否更亲民,才是消费者跨过价格门槛尝鲜新能源车的关键。12月7日~18日,全球气候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正式召开,让推进新能源汽车实现节能减排的话题再次引发公众热议。
热明年多款新能源车登场当前,各种倾斜新能源车的利好政策呼之欲出,厂家在新能源布局上动作频频。国家对新能源政策的扶持必须落到实处,让相关辅助设备供应必须跟上,才能为大规模量产做好准备。

探因经济车型购车者对车价斤斤计较南海合福市场部经理黎永坚分析,豪华车购买者往往不大在乎价格,但20万元价位的车型,多数购车者会对价格更加斤斤计较,面对价高1/3的混合动力车型,经济车型购车者只能望价兴叹,不会轻易出手。混合动力车型虽然具有节油效果,但价格比同品牌相同性能的车型差价近10万元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能源与石油工业分析师米切尔认为,对能源的迫切需求、廉价的劳动力、政府的财政支持,让中国的石油巨头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冒险,而且还可以接受较低的利润,这让他们在竞争中处在更有利的地位。在今年6月的第一轮招标中,中石油和英国石油公司联合拿下了鲁迈拉油田的开采权。加上去年签署的开采艾哈代布油田的合同,中石油已经成为在伊拉克运营的最大外国能源公司。伊拉克石油论坛网站的创始人兼编辑赫萨里对法新社说:中国公司从一开始就志在必得,它们将是21世纪的新巨头,而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也在成为国际巨头。此次伊拉克北部和中部的几处油田没有人投标,就反映出投资者对安全局势以及开采成本的担忧。在竞争方面,他们非常富有攻击性,而且愿意比其他公司获得较少的利润。
法新社13日则评论说,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和中国石油公司在夺得了伊拉克哈尔法亚油田的开采权后,成为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大玩家,这两家公司夺得了伊拉克政府第二轮油田招标中给出的7份合同中的4个,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更是连下三城,令人刮目相看。但路透社认为,各公司夸大了伊拉克的石油潜力。
事实上,参与竞拍的多是俄罗斯、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公司,其中俄罗斯石油巨头拿下最大一份合同,成为大赢家。《纽约时报》12日评论说,开发伊拉克油田仍会面临着许多巨大障碍,包括持续不断的暴力冲突。
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和挪威国家石油公司获得了开采巴士拉地区西古尔纳-2油田的权力,该油田储量约为129亿桶,是此轮竞拍中最大的一单,被称为王冠上的明珠。鲁迈拉油田是伊拉克最大的油田,储量高达170亿桶。
中石油领导的一个竞标团获得了伊拉克哈尔法亚油田的开采权,这也是中石油在伊拉克得到的第三份石油大单。伊拉克总理能源顾问、前石油部长加德巴恩在第二轮油田竞拍前警告说,在未来6至7年内,伊拉克的石油产量每天600万桶才是现实的。而美国的大型石油公司多数没有参加。最近几年,中国的国有公司在非洲、南美以及一些西方公司认为难以操作的地区都在寻求交易。
11日—12日,围绕伊拉克大型油气田开发权展开的第二轮国际招标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进行。伊拉克此轮拍出七块哈尔法亚油田的总储量约为41亿桶。
作为石油储量全球第三的国家,伊拉克非常渴望得到外国投资。该油田的探明储量约为8.6亿桶。
总部设在华盛顿的咨询公司PFC Energy负责全球风险业务的阿尔卡迪里说:实际情况是中国企业非常积极地竞争伊拉克油田,这是一个非常透明、非常公开的竞拍程序,中国人充分利用了这个机会。美国大公司兴趣不大路透社11日分析称,伊拉克第二轮油田招标并没有给美国公司更多的方便。
中石油在竞标团中占有50%的股权,而法国道达尔和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分别持有25%的股权。英荷壳牌公司和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获得了伊拉克南部迈季嫩油田开发权,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待开发油田之一,探明储量126亿桶。此外,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韩国天然气公司、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和土耳其石油公司组成的竞标团赢得了伊拉克东部拜德拉油田的开发合同。而在伊拉克南部盖拉夫油田的竞标中,日本国际石油开发公司与马来西亚国有石油公司联合中标。
路透社报道说,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这是伊拉克第二次对外进行油田招标。存在很大不确定性通过两轮开采权的招标,伊拉克政府希望在未来6年里可以将伊拉克的石油日产量从目前的250万桶提高到1200万桶。
据英国天空新闻网12日报道,此次伊拉克招标的油田一共10块,最终有7块成功拍出。这是日本企业首次竞得伊拉克油田的开发权。
事实上,在伊拉克开采石油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在今年6月的第一轮招标中,中石油和英国石油公司联合拿下了鲁迈拉油田的开采权。 |